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色影在线-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行業動態 | 一篇報告帶你讀懂當前中國紡織業!強烈薦讀

 12月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2019中國紡織創新年會、2019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復查工作總結大會、第八屆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推廣工作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會上的發言引起廣泛關注,特將講話原文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微信圖片_20191207102624
在一起贏未來 書寫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19年12月5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好!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一詞蘊含了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2020年,中國將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氛圍下,站在新的歷史拐點,可能我們迫切要做的就是沉淀思想、理清脈絡,共同探討行業怎么樣、形勢怎么看、未來怎么辦。


一、中國紡織工業強國建設目標基本完成

      (一)紡織強國建設的成績梳理

      2012年,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需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了《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強國目標確立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紡織工業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圍繞“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大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行業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中國紡織工業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2018年,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全球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中國紡織工業成功實現了“衣被天下”,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的地位更加突出。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截至2018年底,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法人單位數、總資產、總營業收入分別占到工業的9.5%、4.8%、5.4%;從業人數1103.2萬人,占全國工業的9.6%,加上批發零售的從業人數可達1612萬人。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全國貨物出口額的比重為12%;紡織品服裝凈創匯2501.9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的71.1%。

      具體來看:

     科技創新實現新飛躍。行業的科技創新已經從“跟跑”進入“跟跑、并跑、領跑”并存的階段。行業研發投入和創新產出大幅提升。2018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為0.9%,是2011年的兩倍。其中,化纖行業達到1.34%,比2011年高出0.46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和化纖三個行業的有效發明專利共計18854件,是2011年的5.6倍;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人均營業收入75.8萬元/人,與2011年相比提升了46%。行業在諸多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材料方面,常規纖維已處世界領先地位,高性能、高功能性纖維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其中,民用領域的碳纖維具有顯著優勢;高強高模聚乙烯、間位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用紡織品在纖維加工總量中的占比達到28%,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基礎設施等領域。在裝備方面,紡織裝備的智能化、服務化和綠色化水平大幅提高,整體水平和制造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國紡機產品銷售額占到全球的50%左右;國產紡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80%;高端裝備關鍵基礎件的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全數字化棉紡成套設備也已實現產業化應用,萬錠用工可降至20人以下。紡織工業已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全產業鏈閉環創新能力的工業部門。體系化的創新優勢使得中國紡織工業正日漸成為全球紡織科技創新的重要來源。

       品牌建設達到新高度。行業的品牌意識、設計能力、創意水平大幅提升,在數量、質量、內容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制造品牌、消費品牌、區域品牌的品牌體系正在形成。2012年以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纖維品牌約150個,“中國流行面料”每年入圍企業超過800家。工信部公布的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平臺)已有46家,孵化了大批紡織服裝品牌。安踏、李寧、波司登、愛慕、太平鳥等優秀消費品牌開始登上國際舞臺,中國設計師品牌大量涌現。申洲、盛虹、恒力、恒逸、魏橋、如意、魯泰、晨風、孚日、亞光、愉悅、紅柳等一批優秀制造企業已成為全球制造品牌的行業典范。區域品牌快速發展。柯橋、大浪、虎門、濮院、盛澤、常熟、西樵、疊石橋、興城、濱州、即墨、石獅、織里、許村等作為地理標志深入人心,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名片。中紡聯認定的10家“區域品牌試點地區”涵蓋企業10685家,科技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20.2%的企業建立了品牌培育管理體系,30.7%的企業參加過品牌專業人才培訓;9個地區開展了社會責任建設,其中3個地區18.6%的企業建立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行業中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國際面料展、中國國際家紡展、中國國際服裝展、中國國際時裝周等平臺的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顯著增強。行業品牌建設突飛猛進,在樹立文化自信和提高中國時尚話語權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可持續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責任成為行業發展共識,可持續發展實踐正在加快落地,責任消費的市場已經初步形成。從原料供應、設計研發到加工制造,整個制造體系向生態化、綠色化的方向加快轉變。廢舊紡織品回收、分揀和再利用的產業體系正在形成。2016年以來,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中,紡織工業已入選綠色產品89種、綠色工廠69家、綠色供應鏈4家。隨著行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十二五”以來,印染行業單位產品水耗下降36%,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40%,水重復利用率達到40%,淘汰落后產能116億米。技術創新達到了新的高度。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先進技術在行業中實現了快速推廣與應用,低溫快速前處理、冷軋堆染色、非水介質染色等一系列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并實現產業化生產;2016年以來,制修訂的綠色制造團體及行業標準共計24項;27家化纖企業產品通過“綠色纖維”標識認證。可持續實踐為行業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行業在建設美麗中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人才建設呈現新亮點。行業發展的支撐要素開始由勞動力數量向質量轉變。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教育體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產學研多方協同的育人模式基本形成。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措施,從內容覆蓋到人群覆蓋,從教師隊伍建設到學員培養方式都更加系統化、體系化;人才的國際合作步伐不斷加快,雙向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工具、教學管理、教學內容加快向數字化轉型。人才隊伍更加合理,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活力旺盛的紡織工業人才隊伍初步形成。行業高層次人才供給有所改善。2018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不含紡機)研發人員全時當量13.3萬人,比2011年提高61.3%。行業涌現出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國際視野、專業能力的優秀企業家、科學家、設計師和技能人才,在產業中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行業魅力不斷提升,優秀人才開始匯聚,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才智充分涌流。

      整體看,中國紡織工業絕大多數指標均已達到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綱要”規劃的紡織強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中國紡織工業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紡織強國,行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正迸發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二)當前中國紡織工業發展面臨壓力

       前景無限光明,道路并不平坦。2019年以來,受貿易爭端、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需求低迷。IMF年內4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速,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下調至3.0%。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現實轉型壓力,行業發展處在艱難時期。

      生產保持低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0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較上年同期放緩0.6個百分點。產業鏈各環節中,除化纖行業、長絲織造行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余均增勢放緩。化纖行業1-10月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3個百分點;長絲織造行業1-10月增加值同比增長16.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2個百分點。終端產品承壓較大,1-10月產業用及服裝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2%及1.0%,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放緩1.2和3.8個百分點;家紡行業增加值甚至呈現負增長,1-10月同比下降1.0%,較上年同期下降5.3個百分點。紡機行業增加值增速持續走低,1-10月同比減少6.0%,增速較上年同期大幅放緩17.4個百分點。下行壓力加大,企業轉型升級空間受到一定擠壓,中小企業表現尤為明顯。

       國內銷售增速趨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0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為10624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5.6個百分點,低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4.9個百分點。網上零售仍保持較好增長勢頭,但自6月以來有逐月放緩跡象。1-10月,全國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1%,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別放緩15.4和14.3個百分點。國內消費潛力需要進一步挖掘,傳統零售的發展、線上線上融合需要升級。

     出口市場壓力明顯。受國際經濟復蘇減弱、貿易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2019年出口壓力較上年同期明顯增加,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加快調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2323.1億美元,同比下降2.2%。從產品結構看,1-10月,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加0.8%;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4.5%。從出口市場看,對發達國家市場出口規模下降,而對新興市場出口較為積極。1-10月,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出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分別下降4.5%、5.0%和5.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額增長1.3%;對非洲出口額同比增長6.6%。貿易摩擦常態化下,企業需要積極調整結構。

      行業投資表現低迷。2019年以來,受內外需求不足影響,紡織行業投資意愿低迷,投資增長降幅自6月以來逐步加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我國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7.0%。其中,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8.5%;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0.5%;化學纖維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18.6%。分地區來看,天津等5省市呈現全產業鏈投資正增長的良好態勢;廣東、山東省服裝業固定投資完成額回落較快;新疆受產業政策調整影響,1-10月紡織和化纖業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45.5%和52.3%。

      運行質效略有波動。2019年以來,紡織企業盈利壓力有所增加,運行質量提升難度加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0月,全國3.4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271.04億元,同比增長0.2%,較今年上半年放緩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688.1 億元,同比減少8.7%,降幅較今年上半年繼續加深4.7個百分點。1-9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2%,低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企業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企業成本壓力較大,運行質效的波動需要引起充分重視。

       總體而言,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下,2019年以來,紡織行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行業在穩增長、穩預期中依然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2019年中紡聯開展的主要工作

       2019年,中紡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上級黨委安排,協會深入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于行業服務工作的始終。活動堅定了行業發展信心,保障了行業工作的正確方向。2019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堅持創新引領,切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完善頂層規劃。開展了“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國家科技部“面向2035年材料領域科技發展戰略專題研究”紡織重點基礎材料研究等工作。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創建與發展;成功推動了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建設,并啟動國家印染行業創新中心建設。強化科技合作交流。圍繞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中紡聯及各成員單位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學術會議、技術論壇等,有效促進了行業在技術改造、設備升級、產品創新、管理提升等方面的發展。標準工作取得新突破。協會積極參與推動標準制定,完善CNTAC團體標準工作,尤其在智能制造、軍民融合、綠色制造等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卓有成效。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打開了局面。成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知識產權聯盟,召開了中國時尚產業知識產權大會暨中國時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啟動儀式,行業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加強。完善強化科技獎勵工作。“紡織之光”科技教育獎、桑麻學者獎的評選工作的示范引領效應不斷增強。協會積極推薦行業優秀案例參選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等。相關工作有效激發了行業創新活力。

       提升產業時尚創新能力。研究發布色彩、纖維、紗線、面料、服裝、家紡等流行趨勢,引導產品開發,持續提升行業的創意水平。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在時尚研究中的應用,智能化趨勢預測與智能化設計快速發展。不斷提升中國國際時裝周、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中國時尚大會、SIUF2019中國內衣文化周等活動的專業性。通過時裝發布、專業大賽、時尚論壇、新聞發布、商貿對接、創意展演等內容創新,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積極推動時尚資源與區域的對接。柯橋中國女裝面料流行趨勢研究院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時尚要素;“城市之光”時尚名城造星計劃有效帶動了產城融合發展。行業制造品牌、消費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協同推進。成功舉辦了2019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中國品牌日紡織服裝行業系列活動,啟動了服裝家紡區域品牌試點工作等。紡織非遺工作不斷深化。2019年,中紡聯走訪了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潮州、昆明、湘西等地,開展了紡織非遺技藝與創新創業實地調研,了解非遺發展現狀。舉辦了第三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發布《 2018/2019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

      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引導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的創建工作。2019年工信部發布的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中紡織行業占據了很大比重。舉辦了多場“紡織之光”節能減排與環保類關鍵技術的推廣活動。“綠色纖維”認證相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市場認可度得到較大提升。開展了《中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推薦目錄》的征集推廣工作,啟動《紡織行業生產過程中有害化學物質限制清單》研究,完成了《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毛精紡產品》等多項標準的編制工作。2019年,中紡聯將升級版“舊衣零拋棄”產業鏈行動引入上海,建設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化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公共服務平臺試點并召開研討會;開展了“中國紡織循環經濟調研”,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試點示范建設工作;“紡織生態文明萬里行”首次走進河南、河北。推動行業化學品、碳、水和循環再利用管理平臺建設,并走進企業進行基礎培訓與應用推廣。碳管理創新2020項目升級為時尚氣候創新2030項目,制定了紡織行業氣候管理目標和路線圖。

     引導提升產品開發能力。中紡聯持續創新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從纖維、面料到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的全產業鏈產品開發服務體系。擴大推薦與培育工作。開展了2019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推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評選、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培育和推廣、紡織行業質量標桿的組織申報工作,企業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建設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召開了2019年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Woolmark Studio 3.0暨羊毛創新峰會”、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等活動,增進了行業產品開發領域的交流與協同。機制不斷完善,充分發揮產品開發聯盟、技術創新聯盟、趨勢研究聯盟、再生纖維素纖維綠色發展聯盟等對產品開發的促進作用。

       優化人才支撐體系。引導行業教育發展。發揮全國紡織服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作用;完成了中紡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期檢查;持續推進紡織類專業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按照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舉辦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融合多方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搭建政校企合作平臺,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成立中國針織技術教育創新中心,面向全行業提供針織技術的培訓服務工作。持續開辦了紡織復合人才培訓工程高級培訓班。發現舉薦行業優秀人才,弘揚行業時代精神。籌備和組織了2019院士候選人推選、中國科協人才評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評選和推薦了高端科技人才。大力推動新時代 “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弘揚;組織召開“發揚夢桃精神,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傳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趙夢桃小組的親切勉勵會議,大力弘揚“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

 

     (二)深化協同,產業鏈協同水平不斷提升

      兩化融合工作卓有成效。中紡聯通過制定規劃、構建體系、培育試點,系統推進兩化融合與智能制造工作。組織有關專業協會和部門對行業智能制造推進及試點示范情況進行梳理總結。2019年認定16家紡織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評選了12家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優秀集成商,持續推動行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與協同發展。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組織編寫《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白皮書(2019)》,并開展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培育工作。舉辦2019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2019中國紡織工業智能制造大會等。通過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聯盟等組織,凝聚行業共識、融匯發展資源,有效推動了行業企業智能制造的發展。

      產融合作工作加快發展。圍繞《紡織行業產融合作三年行動計劃》,行業建立完善了紡織產融合作重點企業數據庫,推薦有條件的優質企業盡快完成上市。舉辦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責任發展暨產融合作年會,強化企業對社會責任、綠色金融的關注。中紡聯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溝通,將“循環經濟”、“纖維新材料”、“軍民融合”等納入科創板支持領域。積極探索企業與政府、第三方機構等聯合建立產業發展基金。中紡聯還發布《2018年度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9年上半年滬深兩市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績效評估報告》等成果。

       軍民融合工作持續深化。圍繞國家戰略全局需要,中紡聯加強了中國紡織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的制度建設與職能完善,通過機構調整和平臺建設,強化與軍方溝通對接,實現了對政策和需求變化的及時掌握。啟動《中國紡織行業軍民融合發展指導意見》的編寫工作;發布《2019紡織軍民兩用技術和產品目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纖維新材料與產品推薦目錄(2019年度)》。完成《紡織領域通用材料與制品軍用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第五版國家軍用標準體系》紡織領域標準體系研究報告。舉辦2019年軍民兩用纖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發展論壇。

       供應鏈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產業示范基地、產業園區等平臺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促進供應鏈上大中小企業交流合作。舉辦2019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第三屆中國服裝定制高峰論壇、2019中紡企協面料萬里行等活動,對接各方資源,促進協同發展。完善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協助工信部開展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審核工作,11家紡織企業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開展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培育入庫工作,經推薦、申報、初步審核,目前有近100家中小微企業入庫,涉及紡織產業鏈各個環節。截至2019年7月,中紡聯已順利完成了4家2019年度紡織行業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申報工作。

       社會責任建設取得突破。經過多年發展,中紡聯社會責任工作正得到全球同行和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與關注。2019年,中紡聯開展了“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推介大會,研究并完善新時代紡織勞動關系。聯合會積極推動企業性別平等,構建“多利益相關共建性別友好的企業制度”。今年4月在越南發布了中國首個基于海外投資生命周期的負責任投資指引——《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負責任海外投資指引》。

 

       (三)引導生產力合理布局,產業區域格局持續優化

       產業集群工作打開新局面。2019年,完成第四次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復查工作,最終確定197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中紡聯今年啟動世界級產業集群先行區試點共建工作,制定推進“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先行區”建設工作管理辦法。截至目前,中紡聯已經與福建省石獅市,浙江省湖州織里鎮、海寧許村鎮、紹興柯橋區、桐鄉濮院鎮、諸暨大唐鎮,山東青島即墨區、濱州市,江蘇蘇州常熟市、南通海門工業園區,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虎門鎮等11個產業集群地確立共建合作。舉辦山東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與中紡聯立體對接會活動,為產業集群提供更有針對性服務。編制《濮院時尚產業升級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洪合毛針織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等。

       產業轉移工作取得新進展。圍繞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紡聯推動打造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區域新格局。引導東部地區產業高端化發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產業差異化發展。編制《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紡織工業解讀》、《云南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建議》等。舉辦2019 產業合作專題活動——走進遼寧朝陽暨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區域合作發展大會。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扶貧委員會牽頭組織下,不斷探索建立紡織產業扶貧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實現產業扶貧與產業區域結構調整、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銜接。積極推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有序承接轉移產能。

       產業“走出去”進入新階段。中紡聯立足產業長期健康發展,幫助行業企業充分了解和用好國際市場,科學引導產業走出去。圍繞重點國家和區域,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開展調研工作,促進區域合作和交流。深入開展瀾湄合作項目。成功申請了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建立瀾湄流域紡織服裝產能合作對話機制,開辦瀾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高級研修班。

 

       (四)激發市場潛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助力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2019年,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及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合作舉辦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虎門紡織面輔料交易會、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博覽會等展會。各成員單位根據產業特征,舉辦項目推介會、產品交易會、商貿對接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組織開展專業市場運營管理培訓等活動,探索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發展路徑。引導、規范行業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建設;促進上游原料類、期貨貿易類流通企業、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服務機構的對接與合作。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云信息化服務,推動了中國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示范試點工作。

      助力開拓國際市場。2019年,還成功舉辦美國紐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法國巴黎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孟加拉達卡國際面料展、南非開普敦中國紡織精品展、巴西圣保羅中國紡織品貿易展等海外展會。通過打造全球高品質專業化的展會平臺,帶動行業企業打開國際市場。成功舉辦2019中國紡織業“一帶一路”大會、第二屆世界布商大會,舉辦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胡志明峰會。通過主題研討、信息交流、商貿洽談等多層次活動,推進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開展跨境電商規劃發展、政策研究、人才培訓等工作,為企業打開海外市場提供新思路、新渠道。

 

     (五)把脈行業發展,產業調研、統計與研究工作扎實推進

       調研工作持續深化。今年中紡聯繼續組織春季大調研,全方位摸底行業現狀,為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現實依據。調研后,向多地政府有針對性地提出產業發展建議,得到了良好反饋。根據工作需要,各專業協會圍繞各類專題,走訪企業與產業集群,發現“痛點”,解決“難點”,有力地引導了行業企業在新形勢下的平穩發展。通過總結調研成果,了解企業訴求,中紡聯的服務的實效性得到強化。

統計工作不斷完善。2019年完成了統計中心與產業經濟研究院的人員與工作整合,數據制度工作進一步完善;協會持續監測采集重點數據信息,定期開展企業景氣調查、產業集群統計調查分析,發布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景氣指數;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有序開展,為新形勢下政府決策、企業運營、產業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各專業協會針對行業特點,也將各自領域的數據統計工作做得更細更實,行業運行狀況、市場輿情及商務信息實現了及時傳遞。

      專題研究深入開展。2019年,圍繞貿易摩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潛力評價、減稅降費、綠色發展等重要議題,聯合會形成了《“一帶一路”重點國家紡織行業發展經驗及有關政策研究》、《紡織行業產業轉移與區域合作》、《2019年紡織工業投資方向研究》、《紡織行業水環境承載力分析和評估——以長江經濟帶為例》等成果。行業研究成果通過各種渠道傳遞至國家相關部門,成為國家產業政策制度的重要來源和有力支撐。

 

三、當前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與新變化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技術的除舊布新加快了產業生態的演進。不同國家、區域、企業間的核心能力快速刷新,未來發展呈現高度復雜性。需要我們順應潮流,把握好“時”和“勢”。

 

     (一)抓住世界產業格局的關鍵調整期,找好定位

       力量對比在調整。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正在群體性崛起。亞洲尤為明顯。2017年全球GDP中亞洲所占比重已達36.5%,超過北美與歐洲;2018年區域研發投入的世界占比高達40%。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而世界紡織服裝產業主要分布在這一區域。2018年,全球短纖、紗線產量前十位國家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84%、87%,其中亞洲國家和地區在前十位國家中所占比重分別為66.1%、82.1%;紡織品、服裝出口前十位國家和地區分別占世界總量的86.2 %、83.3%,其中亞洲國家和地區在前十位國家中所占比重分別為68.46%、65.75%。區域的繁榮使得優質資源大量富集,為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越南、印度、孟加拉等經濟體的崛起,也使得分工格局和貿易格局發生改變。中國紡織工業需要對產品結構、產能結構、貿易結構加快調整,以更好融入區域的發展。

      組織形態在調整。全球價值鏈已成為國際分工的重要形式,超過2/3的世界貿易通過全球價值鏈產生,全球價值鏈的形成深刻闡釋了“互聯制造”這一趨勢。價值鏈的深入發展使得全球分工更加細化,合作成為潮流。不同國家的經濟體系普遍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演進,形成大而全的工業體系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國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在傳統貿易和全球價值鏈網絡中的樞紐作用日益凸顯。分工的細化也使得貿易內容不斷豐富,之前很多不貿易或不可貿易的產品服務實現了商品化。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 年中65%的貿易類別在1992年尚不存在。技術是價值鏈中的關鍵因素。產品的技術特征決定著價值鏈治理結構和參與方的收益分配。當前,美國和德國依然是全球價值鏈網絡中最重要的樞紐。中國要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必須不斷強化技術創新。

     貿易規則在調整。全球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快速發展。目前在WTO備案的區域性自貿協定達696項,其中已經生效的有481項。貿易區域化深刻影響著產業格局。一方面,規則的簡化與統一,促進了區域內資源的流動,降低了交易成本與風險。另一方面,區域性協定的內容共識更易達成也更充分。比如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等通常都在其中,這為區域產業未來合作鋪平了道路。比如將于明年年初達成的RCEP就將強化區域內的產業合作,改變成本格局,重新塑造供應鏈關系。對此我們應該予以高度關注。

      發展方式在調整。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國際共識并加快落地,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全球產業格局。這種影響通過三個機制實現。一是政策機制。全球范圍內,環保政策與法規數量呈指數增長,要求趨嚴趨高,內容深化細化。部分新興經濟體雖然起步晚,但環保要求更高。二是市場機制。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影響市場決策的關鍵因素。越來越多的國際采購商開始基于可持續的要求選取合作伙伴。今年Nike推出“循環引導設計的未來”工作手冊,要求供應商遵守可持續發展的10項實施。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75%的消費者認為產品的可持續性非常重要。三是金融機制。可持續性成為資本市場衡量系統性風險和評價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從負責任投資原則(PRI)成立至2018年4月,簽署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由6.5萬億美元增至81.7萬億美元。綠色金融蓬勃發展。在這些力量的影響下,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流程創新、模式創新日漸活躍。全球產業鏈結構更趨于循環化、平衡化和協調化。一些污染較重、環保成本較高的環節正在經歷升級或者替代。

 

     (二)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窗口期,加快突擊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重新塑造世界產業生態,深刻改變著全球生產和生活方式、創新和發展范式。在這次浪潮中,科技創新正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變量。

      1、第四次工業革命呈現三大技術趨勢。

      一是智能化。信息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底層架構。世界經濟正加快構建在信息基礎設施之上,其中很多技術擁有改變整個產業鏈的力量。比如以分布式記賬、非對稱加密、點對點傳輸等為內容的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數據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在解決信任問題中有巨大潛力。兩化融合前景廣闊。大楊集團智能服裝定制工廠可以完成西裝、女裝全品類定制,生產周期最短四天,日產接近兩萬套。技術發展也給產業帶來信息安全新風險。數據顯示全球電商網站超90%的登陸都來自黑客。我們要用好新技術,也要防范新風險。

       二是融合化。從微觀到宏觀,從物理到信息,從化學到生物,技術交叉融合是這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特征。技術的融合驅動著產業的融合。集中表現為智能制造、新零售等大量跨界業態的涌現。產業邊界的消失促進了產品功能的富集。如大飛機、神舟飛船等重大工程,都是技術融合的成果。就行業而言,此次工信部委托聯合會評選的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也充分體現了技術融合的趨勢。如愛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單導聯智能心電服,七匹狼&北京創新愛尚家聯合開發的石墨烯智能發熱羽絨服等。技術的融合使得技術創新成為一個“復雜系統”。單一個體、單一領域要實現創新突破,能力上已經捉襟見肘。只有多方協同、開放合作才是出路。

      三是綠色化。與以往相比,技術向善、綠色化發展是本次工業革命最鮮明的特征之一。據統計,2016年全球綠色技術產業市場份額超過3萬億歐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萬億歐元。綠色科技正在深刻改變發展模式。在能源領域,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日益增多。過去10年間,可再生能源以每年5.4%的均速增長。在材料領域,全生命周期的材料綠色化正在推進。比如用玉米、甲殼素等生物質替代石油制備“綠色纖維”和“生物基材料”。在制造領域,清潔生產與綠色制造快速發展,智能制造廣泛應用,生產環節向低熵化轉變,華紡股份建設的數字化印染工廠是很好的例子。垃圾分類、分質預處理等技術不斷進步,循環經濟加快落地,如寧波大發化纖的“廢舊聚酯高效再生及纖維制備產業化集成技術”。

      制造業是將原材料制造為新產品以迎合新需求的藝術和科學,紡織服裝行業是集生產、生態、生活為一體的發展美學。智能制造、互聯制造、定制制造、綠色制造將是未來產業革命的核心,生產方式的轉型將決定是否能占據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2、正確看待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賦予了產業重新架構比較優勢、實現“非對稱”趕超的機遇。我們要加快布局,快人一步;但同時要避免泛化、神化的傾向。

       不能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簡單理解為信息革命。信息技術是這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組成。梳理2001到2019年麻省理工發布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可以發現,信息技術數量占到總量的50%。但信息技術的發展只是工業革命的基礎與先導,數字經濟更廣闊空間不在信息的產業化而在產業的信息化。歷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的結構變化能很好說明這一點。2001年十大突破性技術中有8項是信息技術,到了2019年,信息技術只有3項,其余都是產業應用技術。《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也顯示,2018年,其跟蹤國家的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均超過 50%,而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24.9萬億元,約是數字產業化規模的4倍。新工業革命的更大空間在產業,不應陷入“去制造化”的幻想與迷思。

     不能將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個別技術當作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藥”。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還處在萌發期。很多技術應用并不成熟。縱觀歷史,新技術的應用從來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需要經受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檢驗。新技術的不穩定性,使得初始階段的投資大,試錯成本高。同時,新技術在產業化過程中,還需要擺脫原有主流技術的路徑依賴,存在較大轉化成本。太過激進的技術戰略通常存在較大風險。比如阿迪達斯就將關閉其位于德國和美國的Speed-factory,并將產能轉移至亞洲。對待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產業應用,我們要持積極穩妥、理性務實的態度。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技術鴻溝正在加大,如果不跟上潮流將被鎖定在創新鏈低端。WIPO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專利申請總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在當年申請總量中的占比從1994年的76.9%上升至2018年的77.5%。在全球價值鏈合作的驅動下,技術趨于標準化與模塊化。封裝的技術產品,使得很多低技術國家只能簡單調用,卻不能深入技術底層。另一方面,新工業革命中技術融合化、復雜化意味著科技創新需要多元深厚的前期積累、優質的基礎設施配套、高額的技術投入。同時技術的快速更迭意味著高昂的試錯成本。這對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往往是難以承受之重。中國紡織行業的科技創新已經實現并跑,在若干前沿科技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創新優勢,具備了引領國際科技創新的基本條件。我們要牢牢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窗口,加快價值鏈、創新鏈升級。

 

(三)抓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機遇期,積極作為

       高質量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正在形成。經過多年探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制度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向著現代化方向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充分發揮。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提升至新的高度,為新時期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隨著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政府管理與社會管理、市場協調的邊界將更加清新,職能將更加協調、科學。國家正在持續營造競爭中性的市場環境,支持民營經濟、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深化市場化改革,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市場活力必將進一步被激發。隨著中國法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特事特辦會越來越少,平衡普惠將越來越多。企業的管理活動、經營活動將更加有章可循。而新經濟一些業態的野蠻生長、個人信息“裸奔”等灰色地帶將逐漸消失。企業需要及時調整經營模式,以適應更加法制化、明朗化的市場環境。

      高質量的經濟體系正在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支撐。目前經濟體系現代化進程正在加快。產業體系持續升級。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龐大的產業生態為創新發展提高了巨大舞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工業結構正在優化,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數量占規模以上制造業的比重已達9.5%。創新體系不斷完善。中國將創新發展置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8年,我國R&D經費支出19657億元,同比增長11.6%;R&D經費投入強度連續5年超過2%,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信息技術設施建設和創新體系加快發展。這些為產業提升核心能力創造了優良條件。區域體系更加協調。國家通過政策和戰略引導不斷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區域的產業支持力不斷提升。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未來將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綠色化工、紡織服裝等十大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行業發展正迎來新機遇。

      高質量的內需市場正在形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中國人民生活品質和收入水平、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消費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2019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60.5%。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成為趨勢,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等特征。一個重要表現是,消費中文化自信的不斷強化。比如,漢服的興起,據估算,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人群已超過200萬,產業總規模約10.9億元。隨著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精準扶貧進程的不斷深化,下沉市場的潛力也在釋放。同時,中國消費者的網上習慣培養已經完成。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即使一些商品的線上價格高于線下,消費者也因路徑依賴忽視這種反向價格差。今年11月1-11日,中國網絡零售額突破8700億元,同比增長26.7%。消費升級、下沉市場的興起、網絡市場的成熟正共同塑造著新時期行業發展的市場機遇。

     高質量的開放格局正在形成。對外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由2017年的第78位加速上升至2019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新時期中國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今年出臺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等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動金融、基礎設施、文化、制造業等領域的深度開放。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407家,同比下降32.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52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折11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中國積極推進RCEP、中日韓自貿區等區域協定的達成,促進區域合作共贏。“走出去”質量越來越高。跨國并購、產能轉移、技術合作等有效拓寬了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深化的開放格局為產業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機遇。

 

四、下階段中紡聯計劃開展的主要工作

      總體看,盡管我們面臨的內外環境更趨復雜,但行業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找準重心與平衡,把握節奏與力度。 

 

      (一)強化愿景,講好紡織行業的真實故事

       戰略定位決定價值上限。人們對一個產業愿景的認同度正深刻影響著這個產業所能融匯的資源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以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為例,應用率僅為8%的人工智能領域,在2018年所獲的風險投資激增了72%。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紡織工業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高品質高性能纖維產業、智能化高端化紡織制造產業、品牌與創意設計驅動的時尚產業、深度融入國計民生重大工程的產業用紡織品產業等都是產業的有機組成。但國內社會對行業的認知卻相對滯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突出。一些專家媒體將落后產能、夕陽產業等標簽貼在產業身上,行業的發展成果與社會評價之間存在著較大落差。

       這種落差嚴重影響了產業對人才、資本、政策等關鍵資源的吸引力,招工難、融資難、獲取政府支持難問題普遍而突出。要化解印象鎖定,需要我們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以積極實踐糾正偏見,提高產業聲量,打破“沉默的螺旋”。為此,2020年中紡聯將組織研究“十四五”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編制《紡織工業“十四五”科技進步綱要》,編制并與相關部委發布《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等文件。進一步完善行業規劃、引導產業發展,使“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新定位加快形成產業新實踐、社會新認知。

 

     (二)創新引領,夯實紡織行業的基礎能力

       面對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只有對技術、模式、市場、政策的新發展保持高度敏感,不斷提升基礎能力,才能實現持續發展。中紡聯將繼續致力于服務行業創新。

      一是做好形勢研判。堅持問題導向,將行業調研、統計分析、產業研究做深做細。密切關注化纖"微塑料"、棉紡產業在新疆的發展、織造產業中西部布局等行業重點熱點問題,開展中美貿易摩擦常態化和經濟轉型背景下的“十四五”規劃研究等。推動相關成果形成問題、形成方案、形成服務。

      二是推進科技創新。強化對行業自主創新的服務能力,夯實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圍繞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推動新型纖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等的研發與應用。加快行業創新體系建設,推進行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強化標準體系建設。繼續推進全球科技合作。

      三是推進時尚創新。圍繞樹立文化自信,加快形成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時代特征的時尚生態。以工業文化助推產業發展和基于中華優秀文化的當代時尚創新。以“大師、大牌、大事”為抓手,推進品牌建設。在保護與傳承中,推進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化和市場化發展。

      四是推進可持續發展。深化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標準化和企業生態文明建設。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區域社會責任報告的基礎上,試點細分行業如纖維素纖維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打造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綠色關鍵技術的應用與轉化;發展行業循環經濟,推進綠色標準體系建設。

 

     (三)平衡內外市場,打開紡織行業的發展空間

      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需要平衡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更大范圍、從更長周期考慮如何協調資源。要充分關注轉移產業對經濟、社會、生態的影響,平衡好本地發展、區域轉移與國際產業轉移三者之間的節奏與力度,防止產業空心化。促進產業區域協調布局與發展是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是激發有效需求,助力強大國內市場的形成。加快市場培養,順應國內消費升級大勢、引導布局下沉市場,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推進行業新舊動能轉化,穩定行業投資。調整展會結構,加速展會市場細分,打造全產業鏈、國際化品牌展會。開拓大灣區市場和中西部地區展會市場。

     二是科學引導產業走出去,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做好基礎研究,引導產業科學、有序轉移。完成《新形勢下紡織服裝行業“走出去”重大問題研究》、“紡織行業國際化發展和貿易形勢分析”、跟蹤研究中美經貿摩擦等課題。深化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一帶一路”投資考察,舉辦2020年“瀾湄六國紡織服裝產業對話”年度會議。繼續做好歐美成熟市場展會,加大對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地區投入力度,開拓中東歐市場。

 

    (四)集約化發展,融匯紡織行業的磅礴力量

    中國紡織工業擁有全球最大的體量,但產業集中度依然有待提升。產業格局碎片化使得從企業到集群都存在同質化發展的問題;微創新多,戰略性、根本性創新能力較弱。行業要以更高質量、更高效率建立全球比較優勢,需要探索整合社會資源和舉全行業之力的新型“舉國體制”,把集中力量辦大事、超大規模的產業與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三種優勢充分結合起來。中紡聯將積極推進行業集約化發展。

      發展平臺經濟。引導企業、區域、行業各類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平臺的資源集聚和整合作用。推進全產業鏈趨勢發布、產品開發協同和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豐富完善現有各類行業技術創新聯盟、產品創新聯盟、綠色發展聯盟、協同創新聯合體等機制。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發展產業集群。中紡聯將繼續推動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做好先行區跟蹤調研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這些區域的示范效應和引領效應;對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的要求,推進國家級紡織服裝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引導協助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做好“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引導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專業市場智能化轉型和品牌化發展。發現與培育具有時代性、前瞻性、引領性的新興產業集群。

      推進融合發展。深化兩化融合,推進企業在組織管理、生產制造、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推進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進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深化產融合作,繼續落實《紡織工業產融結合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和引導企業之間兼并、收購和聯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和效率。

     “海至盡頭天是岸,山到高處人為峰。”紡織強國建設只有進行時。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推動中國紡織工業由優秀走向卓越,讓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新常態。

tags: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Copyright ? (c)2018-2019 YZZ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福建中織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閩ICP備15024303號-1

    

閩公網安備 3505020200010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閩B2-201804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人涩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欧美激情兽交|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麻豆国产丝袜白领秘书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老妇肥熟凸凹丰满刺激|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娜娜麻豆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x8x8| 22222se男人的天堂| 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黑人上司粗大拔不出来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黄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在线电影天堂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玩弄人妻少妇500系列视频|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少妇扒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闷骚影院|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 丁香五月缴情在线|